特色產業是基于不同區域的獨特資源稟賦條件,擁有核心技術、特異品種、特色文化、特殊工藝,依據現代產業理念打造具有優勢的生產、經營、銷售、服務體系,在市場定位、產品開發、創意設計、消費體驗等方面形成綜合競爭力,對鄉村經濟有較強的帶動作用,且具有排他性的產業。
縣域特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資源驅動型傳統產業發展階段、技術驅動型過渡產業發展階段、資源與技術融合的可持續發展階段。圍繞縣域特色產業進行區域公共品牌打造,形成特色鮮明、多樣化的鄉土產業特色品牌,樹立特色產業獨有的產品形象,是提高農民生產經營收入、實現地方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主要承接載體,特色產業在采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升級新業態、開辟新模式的發展空間日益廣闊。

建設以特色產業發展為主導的現代農業園區,是響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政策、突出產業特色、優化產業布局、集聚產業要素、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的重要方式。通過特色產業主題化農業園區建設,可以起到突顯形象、塑造品牌、展示產業的作用。
一、特色產業形象提升方式
隨著我國消費者品牌意識的不斷增強,特色產業及產品的品牌形象塑造受到了廣泛關注和研究。特色產業園區作為品牌形象最直觀的承接載體,是特色農產品發展歷史、生長環境、產業文化的綜合呈現,向消費者展示優質產品生產過程,傳達產品定位和生產理念,增加顧客的體驗感和信任度,助力特色產業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和產品價值提升。如美國都樂農莊、君樂寶優質牧場、上海多利農莊、臺灣飛牛牧場等,均通過主題化農業園區向消費者傳達特色農產品的品牌文化。
1、以產業園區為載體,營造特色產業主題形象
特色產業是農業園區建設與景觀元素篩選的重要物質基礎,景觀環境對特色產業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景觀環境的場景呈現優勢,以特色產業帶動農業園區乃至鄉村景觀的提升,以景觀環境促進特色產業的發展,已成為探索特色產業主題型園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思路。
特色產業園環境形象營造的基礎是產業本身,支撐是特色產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提升,核心是優質特色農業產品的品質保障,路徑是多元化、創意化景觀營造手法的應用,最終的目的是通過主題化自然生態和人文風情的元素呈現,突出特色農產品的特有屬性和差異性,使消費者對區域特色農產品產生豐富的聯想和強烈的購買愿望,成為區域的良好聲譽、較高品質和悠久文化的綜合呈現。
2、以地域文化為依托,形成特色產業個性形象
特色產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只有與地方的文化、科技等元素充分融合,與農創、文旅、研學、康養等業態充分鏈接,充分提煉特色產業與地域文化的獨有特質,才能提高特色產業的競爭力、創新力和吸引力,滿足新消費場景下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個性化、品質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營造其具有個性的主題形象。
3、以品牌建設為驅動,塑造統一的區域品牌形象
品牌建設是抓手,是提升特色產業農產品價值的根本。圍繞地方特色產業創建區域公用品牌,必須建立清晰的區域品牌形象,才能創新特色產業品牌策劃、包裝、宣傳推介。區域公用品牌的準確定位,主要對特色產業的發展歷史、區域文化、自然條件等全面分析與提煉后,傳導其特有的品牌價值和文化,形成區域獨有的區域產品形象,增強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二、特色產業園區景觀元素類型
1、自然景觀要素
特色產業園中自然景觀因素主要是當地的自然地形地貌、農業生產景觀、植物景觀和氣候景觀,通常包括天然的自然條件、規?;霓r業生產場景、風格迥異的植被景觀,構建不同尺度的體驗空間。
2、人工景觀要素
特色產業園中人工景觀要素主要包括建筑、道路、雕塑、景觀節點、基礎服務設施、交通工具等,融合了特色產業的色彩、造型、文化、故事、品質特色等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為消費者提供深刻的產品印象和愉悅的游覽體驗。(胡曉立、甘勇、張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