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廣泛應用于空中巡查、防林護林、噴灑農藥等作業飛行,以及應急救援、搶險救災、科學實驗、氣象探測、海洋監測、商務包機、景點觀光、空中攝影、空中表演等方面。執行通用航空飛行任務的飛行器大都是小型飛機、輕型飛機、直升機等,它所使用的機場一般也比較簡單,建設成本較低。
我國3000米以下的低空領域發展潛力巨大。通用航空具有機動靈活、快捷高效、環境適應能力強等特點,不但方便出行,而且能夠為應急救援、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科學研究等社會公共服務領域提供有力的保障。通用航空作業項目覆蓋農、林、牧、漁、工業、建筑、科研、交通、娛樂等多個行業領域,既解決了勞動力過剩的問題,也促進各產業的協同發展,是當今世界上經濟帶動能力最強的產業之一。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一直比較滯后,目前通航飛機數量僅為美國的1/150、巴西的1/10,與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興航空消費需求有較大差距。
近年來,我國已經將通用航空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加快發展。2012年7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又出臺了《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中要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基本實現地級以上城市擁有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的運輸機場,覆蓋農產品主產區、主要林區、50%以上的5A級旅游景區等產業發展目標。2016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有多位航空業界的全國人大代表共同提議,以多模式統籌推動全國通用機場建設,盡早實現全國2800各縣“縣縣通”,中國民用航空局也提出了要實現“縣縣通”的發展目標。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于2014年3月出臺了《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意見》及其實施方案,對加快推進我區民航業發展作出了部署,但是我區作為欠發達省區,通用航空產業發展仍然較為滯后,適應不了發展的需要。因此,“十三五”時期,我區應緊緊把握國家賦予的“三大定位”和國家建設“一帶一路”、推進結構性改革、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支持西部地區發展、加快脫貧攻堅等重大機遇,進一步貫徹落實好國家和自治區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加快規劃建設一批通用機場,大力培育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并使之成為我區今后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極。
為此建議:
一、進一步更新觀念,提高對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重要性認識。通用航空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含量高,資源節約,經濟帶動能力強。發展通用航空,是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惠民生的需要。以通用機場和通用航空產業為抓手,大力發展通用航空,不僅有利于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帶動和壯大旅游等相關產業、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而且能增強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完善全區公共應急救援體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展通用航空產業意義極為重大,其好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利于改善部分地區地面交通擁堵現狀,提高工作效率,構建完善的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2.有利于改變偏遠山區交通落后現狀,方便出行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加快發展;3.有助于打破地域和空域的限制,有效推進開放合作,支持“一帶一路”建設;4.有助于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產業集聚,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5.有助于快速有效地處置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等突發事件,提升國家維護社會安全的能力。雖然在產業發展初期,受客源不足、基礎設施不足等因素影響,通用航空的直接經濟效益可能還難以得到充分釋放,但是隨著這一產業的發展,其作用和效益必然會得到更好的發揮。
二、加強頂層規劃設計,盡快編制出臺我區“十三五”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我區通用航空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很重要。要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盡快編制出臺我區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專項規劃,作好規劃布局,加快推進發展。規劃要堅持從我區實際出發,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我區通用航空運營服務模式的創新;以大眾化為發展方向,推動通用航空為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服務;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通過改革釋放通用航空的發展潛力;以技術創新為抓手,推動我區通用航空產業又好又快發展。規劃要實現和國家相關規劃、行業的無縫連接,構建區域協同、功能明確、定位清晰的全區布局,推進通用航空網絡化發展,并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有機銜接。不僅要在首府南寧和各地級市政府所在地規劃建設通用航空機場和相關航空產業,還要在一些旅游集中區、產業集中區和一些交通不便的偏遠縣份規劃建設通用機場、直升機起降點,并積極爭取將區內一批通用機場列入國家通用機場布局規劃。
三、強化政策支持力度,為通用航空產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盡快制定完善并落實好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相關扶持政策,廣西屬于少數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應該在財政、稅收、金融、土地和人才等方面爭取國家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性支持。要設立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通用航空器的研發制造、通用航空作業、飛行員培訓、基礎設施建設、設備的投入,以及對開發通用航空新產品、興建通用航空機場、固定運營基地、起降點和公益性通用航空作業等的補貼。要大力培育和發展通用航空企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形成規模效益。加強綜合保障能力建設,激活航材、維修、航油等服務保障性要素市場。要擴大通用航空在生產作業、公益服務和社會生活領域的應用范圍,大力鼓勵航空消費,擴大通用航空消費者群體和愛好者。鼓勵和加強通用航空在搶險救災、醫療救護等領域的應用,擴大通用航空在農業林業作業、運輸服務、工業建設、國土及地質資源勘查、環境監測、通信中繼等領域的應用。大力促進通用航空與旅游業結合,在適宜地區開展空中游覽、空中表演、飛行賽事、航空文化交流等活動。鼓勵發展企業自用、個人使用等非經營性通用航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公務航空,滿足個性化、高效率的出行需求。要進一步活躍航空消費市場,解決好通用航空客源不足、利用率低、效益差,機場“修得起”、飛機“買得起”卻“養不活”的問題。
四、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快推進我區通用機場建設。據有關專家介紹,通航機場造價并不很高,平均建兩公里高速公路就可以建一個通航機場。通用機場分為一類、二類、三類,三類通用機場造價更低。建設通用機場不一定要求大求洋,一定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夠用就行。我們應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通用機場及配套設施建設和通用航空經濟產業基地發展。同時,各地政府要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擴大通用航空發展資金來源,加大對通用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以政府投資、企業投資、公私合營等多種模式統籌推動通用機場建設。要合理確定通用機場標準,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建設。對于一、二類通用機場及配套設施建設,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多采取公私合營(ppp)模式建設為主;對于三類通用機場,則可以采用“誰用誰投資”模式建設。在通用機場的布局上,要重視在人口密集、地面交通擁堵嚴重的城市建設通用機場,也要重視在重要旅游區和地面交通不便、自然災害多發的偏遠地區以及風景名勝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國有林區等發展通用航空,以滿足旅游、搶險救災、應急救援、醫療救護、工農林業發展等需要;還要重視在重要醫院、農產品區、國有林區、高速公路服務區及重要建筑物等公共場所規劃布設起降點,加快構建層次清晰、布局合理、定位準確、通達性強的區域性通用機場網絡體系。
五、提高人才培養能力,解決通用航空專業技術人員(飛行員)短缺問題。要加大對民航院校通用航空飛行、機務等專業的投入,支持民航院校加強通用航空飛行、機務、空管、市場等專業人才培養能力。建立開放式的市場化人才培養體制,鼓勵社會力量、境外資本投資興辦通用航空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企業和機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通用航空人才培養,拓寬飛行員引進渠道、建立通用航空與航空運輸間專業人員的有序流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