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離不開文化繁榮,文化繁榮離不開文化創新。文博會是孕育文化創新的沃土,是展現中國文化自信的平臺。
以文化之名義,聚四海之賓客,舉文博之盛會。今天,第十三屆文博會在鵬城盛裝啟幕,一場文化與創意的年度之約如期而至。
文化盛會,重任在肩。本屆文博會以迎接黨的十九大為主線,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積極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堅持走質量型、內涵式發展之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創造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著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改革發展的輝煌成就,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權威觀點,全球文化市場的前沿動向,最新最潮的文化產品,都將在本屆文博會上精彩亮相。
文化自信離不開文化繁榮,文化繁榮離不開文化創新。文博會是孕育文化創新的沃土,是展現中國文化自信的平臺。文博會越辦越紅火,關鍵在于對創新的孜孜以求。一直以來,文博會高擎“文化+”的旗幟,匯集精妙文化創意,聚合強大產業力量,通過跨界融合催生出一大批文化新業態、新模式,讓文化以更活的方式、更新的內容、更快的速度傳播給更廣的受眾,搶占文化發展的制高點。本屆文博會以“文化+”與“互聯網+”作為兩大驅動力,促進文化與科技、互聯網、金融、商業、旅游、體育、時尚等產業的深度融合,迸發“1+1>2”的聚變力量,為文化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開疆拓土”;首次設立“文化消費·時尚文化館”,以文化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新成果激勵、引導大眾文化消費需求,為文化繁榮匯聚蓬勃動力。
創新的旋律、文化的交響,正在鵬城激蕩。近年來,深圳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高科技城市、金融中心城市和濱海旅游城市特色,促進文化創意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不斷拓寬著“文化+”新路徑,打造出文化產業的“深圳質量”。文博會扎根深圳以來,深圳文化創意產業保持了平均20%的增長速度,已成為全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去年,深圳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1949.70億元,增長11.0%,占全市GDP10%。文化創新路上,深圳腳踏實地、砥礪前行。未來,深圳要加快建成與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強市,打造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還要以文博會為重要引擎,推動文化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與文化產業的持續創新發展。
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梁。而文博會上持續涌現的文化創新,則讓中外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變得更加頻繁、活躍。比如,通過“文化+創意”,華強文化科技集團的系列動畫《熊出沒》出口到50多個國家;通過“文化+旅游”,華僑城主題公園群布局全球;通過“文化+科技”,雅昌文化集團連續7年成為美國印制大獎全球獲金獎最多的文化企業……本屆文博會的創新舉措更多,“國際范”也更濃,吸引了40個國家的117家海外機構參展,邀請了9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萬名海外展商前來參會采購。以文化的名義、創新的方式,世界將更好地讀懂奮進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