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每年9月啟動下一年的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儲備報送工作。
據通知,2025 年投資計劃報送時間較往年將大幅提前,申報企業要提前規劃,做好儲備,且多地發改委要求“應儲盡儲、非儲不報”。
根據省發布《關于做好污染治理和節能降碳專項202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儲備報送工作的通知》,支持方向與要求基本與去年一致,先整理如下供申報企業參考。
一、項目支持方向(暫定)
(一)污染治理專項
1.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支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轉運體系建設,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和提標改造,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等項目,
2.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 支持電鍍、皮革、有色金屬、印染、制藥等涉重金屬行業及鋼鐵、水泥、焦化等行業先進清潔生產技術示范項目。
3.重點領域環境治理: 支持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項目。支持國家批復的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項目
4.水污染治理和節水: 支持城鎮污水收集處理和污泥處理設施及城鎮污水管理新建和改造,污水資源化利用利用設施建設,海水(咸水)淡化工程及關鍵材料裝備示范工程,重點行業節水改造,礦井水等非常規水利用設施。
5.其他: 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重大事項需安排支持的項目建設,包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項目建設等。
(二)節能降碳碳專項
1.碳達峰碳中和先進技術示范及應用:支持“雙碳”領域技術水平領先、減排效果突出、示范效應明顯的項目建設,重點支持列入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的項目。支持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使用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示范項目。支持規模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建設。
2.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支持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焦化、紡織、造紙、印染、機械、數據中心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重點用能單位和園區能源梯級利用、能量系統優化等綜合能效提升,供熱基礎設施節能升級改造與綜合能效提升。
3.循環經濟助力降碳:支持園區循環化改造、國家“城市礦示范基地和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等升級改造。支持以農林剩余產”物資源化利用為主的農業循環經濟項目。支持尾礦(共伴生礦)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工業副產石膏、建筑垃圾等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支持生物質能源化利用
二、工作要求
1.全面開展項目儲備,多渠道認真梳理摸排儲備項目。
2.加快推進前期工作。
依法依規加快辦理項目立項(審批、核準或備案)、用地規劃、節能、環評等前期手續,做好資金閉環管理,確保9月底前滿足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申報條件,并通過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及時填報并完善項目信息
3.編制資金申請報告。
參照往年要求,按照資金申請報告模板,做好資金申請報告編制工作。
資金申請報告要切實做到內容全面、要件齊全、質量優質,確保申報項目的通知正式下達后即可開展報送工作。
三、環資領域中央預算內資金爭取指引
各地為積極爭取環資領域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帶動效益,也是把服務工作做到極致,比如內蒙古編制《環資領域中央預算內資金爭取指引》是值得借鑒學習的。
(一)把握支持方向比例
1.《辦法》的支持范圍較《污染治理和節能減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發改環資規〔2021〕655號)新增了退役設備再制造、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綠色分揀中心建設等方向;
2.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污染治理和節水、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項目等方向支持比例發生較大調整,詳見《指引》。
(二)把握項目謀劃儲備
“根據項目成熟度對儲備庫實行分級、動態管理,并按照“應儲盡儲、非儲不報”的原則,未納入儲備庫的項目原則上不予支持申報環資領域202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
(三)把握項目前期要件
1.推動項目用地審批、規劃許可、節能審查、環境影響評價等前期手續辦理,確保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申報通知前具備開工條件或已開工建設。
2.項目單位須按照《辦法》第九條提前做好資金申請報告編制的準備工作,并對材料的真實性、合規性負責。
免責聲明:以上信息為地方發改委通知,僅供參考研究,各地會有時間進度和具體申報要求的差異,申報企業必須以所在地主管部門最新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