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典雅的歐式建筑、環境優美的拍攝場地……初秋時節,在世博園旁的世園羅曼小鎮里,一對即將邁入婚姻殿堂的年輕人穿著禮服,忙著拍攝屬于自己的婚紗照。他們和這里的背景一起,構成了別具特色的小鎮風景。和這里浪漫恬淡的氣氛相比,同樣依托世博園資源的灞柳基金小鎮就顯得繁忙許多。繁忙的工作場景,給這里增加了活力與朝氣。
轉變運營模式、發揮區位優勢、聚集特色產業……近年來西安市特色小鎮憑借創新優勢不斷破殼而出,逐漸成為“產城融合”新亮點和轉型升級“新支點”。一個個特色小鎮破殼而出,點亮著西安經濟發展的未來,也昭示這樣一種趨勢:特色小鎮正在西安枝繁葉茂,成長為支撐西安經濟發展的參天大樹。
特色小鎮建設如火如荼
截至9月底累計完成項目57個
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十三次黨代會和全市特色小鎮建設“追趕超越”擂臺賽有關精神,按照5年分批培育和創建100個左右“產業特色鮮明、建筑風格獨特、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體制機制創新、多種功能集成、宜業宜居宜游”特色小鎮的總體要求,積極學習借鑒“浙江經驗”,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去年3月,我市面向各區縣、西咸新區和各開發區,啟動了特色小鎮征集工作,共征集到77個特色小鎮。通過實地查勘、聯合評審和部門合議,于當年8月29日發布了第一批涵蓋10大產業類別的35個創建類特色小鎮名單(旅游文化類10個,信息經濟類2個,商貿物流類2個,金融基金類3個,先進制造類2個,航空航天類3個,科技創新類5個,健康養生類5個,現代農業類2個,歷史經典類1個),3-5年創建期計劃總投資1897.23億元,2017年計劃投資255.3億元,在建或新建項目107個,標志著我市特色小鎮建設進入實質階段。隨后,我市又啟動了第二批特色小鎮申創工作,共征集到特色小鎮38個,征集的第二批特色小鎮已經過實地查勘,創建聯審,部門評議等程序,待進行名單公布。
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我市第一批35個特色小鎮3-5年創建期計劃總投資1897.23億元,2018年計劃總投資262.35億元;截至9月底,累計已完成項目57個,在建項目152個,新開工項目5個,項目共計214個;9月新增投資31.23億元,1-9月累計完成投資305.5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14.68%。
總體看,全市第一批35個特色小鎮實現了區縣、開發區和十大產業全覆蓋,呈現出起步迅速、政策利好、進展順利的良好態勢,特別是涌現出大唐西市絲綢之路文旅小鎮、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智慧學鎮、世園婚慶文旅小鎮、陸港金融創意小鎮、茯茶小鎮等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發展前景廣闊的小鎮,較好地發揮了產業集聚功能。
另據了解,目前策劃申創的第二批特色小鎮涵蓋信息經濟、現代農業、先進制造(含軍民融合)、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科技創新、健康養生、航空航天等8大類產業。
不斷完善頂層設計
形成了我市特色小鎮創建的“路線圖”
自西安特色小鎮工作啟動以來,全市上下高度重視,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為第一組長、市長上官吉慶為組長、各市級領導為副組長的西安特色小鎮規劃建設領導小組,指導全市特色小鎮培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以特色小鎮建設為主題分別召開了2017年第十一期“追趕超越”擂臺賽和2018年第六期“追趕超越”擂臺賽,又于2018年4月17日舉辦西安市2018年特色小鎮示范引領現場觀摩會。各區縣、開發區也成立了各自的特色小鎮規劃建設領導小組,并設置專人負責特色小鎮建設工作。
此外,我市還建立了“2對1”包抓機制,即由1名市級領導和1名區縣(開發區)領導包抓1個特色小鎮。由市級領導按照特色小鎮分工,及時關注和掌握項目進度、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的困難和問題,各區縣、開發區領導切實抓好特色小鎮的推進工作,各特色小鎮責任部門及時向包抓領導匯報本單位所承擔的特色小鎮進展情況、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及需要包抓領導協調解決的問題,確保特色小鎮建設保質保量按計劃扎實推進。
與此同時,我市還研究制定了“1+3+N”系列文件。“1”是指市委、市政府印發的《西安市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指導意見》;“3”是指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西安市特色小鎮創建導則(試行)》《西安市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若干政策》《西安市特色小鎮建設工作考核辦法(暫行)》。“N”是指各有關部門制定的具體支持政策,并在此基礎上編印了《西安市特色小鎮政策匯編》。
編制了《西安市特色小鎮總體規劃(2017-2021年)》,以重點建設和發展旅游文化類、信息經濟類、商貿物流類、金融基金類、先進制造類、航空航天類、科技創新類、健康養生類、現代農業類、歷史經典類等10大產業特色小鎮為核心,構建“一帶三圈一區”的總體布局(“一帶”是指秦嶺文旅養生小鎮集聚帶,“三圈”是指東北航空主題小鎮集聚圈、中部高端特色小鎮集聚圈、西部科技創新小鎮集聚圈,“一區”是指西北生態養生小鎮潛力區),形成了我市特色小鎮創建的“路線圖”。
找準產業定位科學規劃
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出臺了《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了特色小鎮的內涵,并提出了特色小鎮建設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也被列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任務之一。去年以來,西安特色小鎮建設不斷發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特色小鎮對于西安的經濟發展有著什么樣的意義?西安的特色小鎮建設還需要在什么方向上努力呢?
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陳長春表示,特色小鎮對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特色小鎮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載體,也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平臺。當前,西安正處于追趕超越的關鍵階段,依托特色小鎮靈活的機制、優質的產業和功能的聚合,有利于加快釋放城鄉融合發展和內需增長新空間,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西安建設特色小鎮,必須結合西安城市品質,找準產業定位,科學規劃、科學布局、聯動發展。特別是要深入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真正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努力打造城市品質的升級版、經濟轉型的升級版、生態文明建設的升級版、公共服務的升級版、體制機制創新的升級版。
同時,陳長春還表示,創建以來,西安特色小鎮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標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總要求還有差距,對標浙江先進地區的成功案例,在建設理念、策劃水平、建設模式、工作標準等方面,還有一定距離。主要表現在產業支撐還不夠強勁、招商引資還不夠有效、規模影響還不夠顯著等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西安特色小鎮建設還將如何發力呢?據了解,下一步,西安在特色小鎮建設上將進一步突出產業特色。聚焦打造“3+1”萬億級大產業和6個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大對“科技+”“智能+”等硬科技產業小鎮、具有行業領先技術的軍民融合小鎮、具有特色文化底蘊的文旅小鎮、具有強大引領輻射效應的物流電商小鎮等產業小鎮的支持力度。同時,我市還將進一步加大特色小鎮要素供給。目前,我市在土地、資金、基礎設施等方面,對特色小鎮都給予了很大政策優惠,下一步要加快政策落地兌現。充分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管控和引領作用,統籌安排特色小鎮建設用地,保障合理用地空間。積極盤活存量土地和未利用土地,著力提升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對進入特色小鎮的產業領軍人才、知名企業高管、科技人員創業者、留學歸國人員、大學生等創新創業人才給予重點扶持。
此外,我市還將進一步拓展特色小鎮融資渠道。著眼解決特色小鎮融資難問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特色小鎮儲備庫內重點項目的信貸支持,量身打造特色金融產品。探索建立多方參股的發展基金,鼓勵運用PPP模式開展特色小鎮建設。吸引支持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銀行通過“投資、貸款、債券、租賃、證券、基金”等方式,參與特色小鎮建設,提供多元融資支持。同時,我市還將進一步強化宣傳推介。實施特色小鎮“品牌革命”計劃,舉辦西安市特色小鎮招商大會,主動與有投資意向的企業聯系對接,宣傳我市特色小鎮發展情況與營商環境,吸引更多龍頭企業和領軍人物參與我市特色小鎮建設。
追趕超越,大西安迎來特色小鎮的大發展和大繁榮。特色小鎮作為西安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作為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的重要抓手,必將在西安這片投資的熱土上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