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深化文化領域國資國企改革”。當下,文旅集團肩負著推動當地文化旅游產業進步、提高旅游服務質量、保護傳承文化遺產等眾多重任,已然成為推動文旅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所以,編制文旅集團 “十五五” 規劃(2026 - 2030 年),必須緊密貼合國家戰略、地方發展需求以及國企改革方向,高度注重系統性、前瞻性與可操作性。
“十五五”:意義非凡的關鍵五年
“十五五”,即 2026 - 2030 年,在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的時代背景下,這將是蘊含諸多重大歷史節點的五年。
2026 年,我們將迎來建黨 105 周年。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于黨。歷經百年的大黨,正于新征程上,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持續為美好生活而拼搏奮斗。
2027 年,我們將迎來建軍 100 周年。黨領導下的這支英雄軍隊,正聚焦于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攻堅戰,不斷錘煉得愈發堅強。
2029 年,我們將迎來新中國成立 80 周年。“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慶祝共和國華誕的最佳行動,便是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依據黨的二十大所作出的戰略部署,我國將通過 “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 三個五年的不懈努力,到 2035 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這三個五年來看,“十四五” 是開局起步階段,“十六五” 將是沖刺收官階段,而 “十五五” 則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在 4 月 30 日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必須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緊緊圍繞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由此可見,“十五五” 注定將是一個改革含量更高、改革味道更濃的五年。
文旅集團 “十五五” 規劃四大要點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起點新形勢,科學謀劃國資央企 “十五五” 規劃,著重強調了以下 4 個要點:
扎實總結,奠定規劃基礎:要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集中精力做好當下工作,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同時,要實事求是地評估國資央企 “十四五” 期間的發展成效,不僅要全面總結取得的優異成績,更要深入梳理存在的短板與問題,為編制 “十五五” 規劃筑牢堅實基礎。例如,某國資文旅央企在 “十四五” 期間大力拓展業務版圖,但也面臨著部分項目盈利能力不足的問題,在編制 “十五五” 規劃時,就需要針對這一問題深入剖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
深入研判,增強規劃前瞻性:深入分析當前形勢,科學研判外部環境的變化,綜合考量技術發展與產業發展趨勢,精心謀劃國資央企在發展、改革、監管、黨建等方面的思路與舉措,以此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前瞻性與針對性。以科技發展為例,隨著 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成熟,文旅行業在智慧旅游、虛擬體驗等方面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文旅集團在規劃中就應提前布局相關業務。
科學定標,推動高質量發展:緊扣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聚焦提升 “五個價值”,科學制定國資央企具有進取性的目標。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切實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布局,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比如,一些文旅集團可結合當地特色,布局低空旅游、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提升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抓實項目,強化戰略支撐: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與關鍵環節,結合國家所需與央企所長,謀劃一批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引領性的重大項目,持續強化國有經濟的戰略支撐。例如,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文旅集團可謀劃鄉村文旅融合項目,既響應國家政策,又能拓展自身業務領域。
文旅集團 “十五五” 規劃工作任務
“十五五” 期間,文旅集團需要進一步明晰自身定位,聚焦核心業務,優化資源配置,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全力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具體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任務:
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構建新型文旅產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將文化元素全方位融入旅游產品與服務中。例如,西安大唐不夜城通過對唐文化的深度挖掘與創新呈現,打造出一系列沉浸式文旅項目,讓游客仿佛穿越回唐朝,極大地提升了旅游的文化體驗。文旅集團可積極與當地文化機構、非遺傳承人等合作,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如民俗文化體驗游、歷史文化研學游等。
加速數字化轉型,提升科技賦能水平: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推動文旅產業的數字化變革。以智慧景區建設為例,通過引入智能導覽系統、游客流量監測系統等,提升景區的管理效率與游客服務質量。同時,還可開發線上文旅產品,如虛擬展覽、云旅游等,打破時空限制,拓展文旅消費市場。
強化文旅品牌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打造具有獨特魅力與較高辨識度的文旅品牌。一方面,要深入挖掘自身資源優勢,明確品牌定位;另一方面,要注重品牌傳播與維護,通過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提升品牌美譽度。例如,黃山旅游集團憑借黃山這一世界級旅游資源,打造出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
創新品牌營銷宣傳,拓展多元營銷渠道:除了傳統的線下營銷方式,要更加注重線上營銷渠道的拓展。利用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開展多樣化的營銷活動,吸引潛在游客。例如,重慶洪崖洞通過抖音等平臺的傳播,成為網紅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文旅集團可策劃具有話題性的營銷活動,提高品牌曝光度。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文旅集團要建立健全人才培養與引進機制,吸引和留住一批既懂文旅業務又具備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同時,要加強員工培訓,提升員工素質與業務能力。比如,開展文旅產業發展趨勢培訓、創新思維培訓等,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強化管理組織保障,奏響文旅經濟發展 “奮進曲”: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建立科學合理的決策機制、績效考核機制等,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此外,還要加強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等的溝通協作,爭取政策支持,共同推動文旅產業發展。
總而言之,各地文旅集團編制 “十五五” 戰略規劃,應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建設旅游強國為目標,科學合理地提出文旅集團文旅發展的基本思路、實施路徑、重點任務、工作部署、實施保障等,為推動地方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