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東安縣委副書記、縣長蔣華率隊赴縣交通局開展"十五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專題調研,通過實地考察、數據研析、座談研討等方式,系統謀劃縣域交通發展新格局。副縣長周海雄全程參與調研,縣發改、財政、自然資源等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
【調研直擊】在聽取縣交通局關于《東安縣"十五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草案)》編制進展匯報后,蔣華現場調取交通流量熱力圖、路網密度分析模型等數字化工具,重點剖析永新高速東安段、冷東城際快速干線等關鍵項目的規劃銜接問題。數據顯示,當前縣域二級以上公路占比僅38%,低于全省縣域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農村公路通達深度指數位列全市第7,暴露出路網結構失衡、樞紐能級不足等短板。

【戰略部署】蔣華在座談會上強調,要把握三大戰略導向提升規劃能級:
1. 強化頂層設計穿透力
精準對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期評估要求,將縣域規劃嵌入"長沙-永州"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體系。重點謀劃東安通用機場與永州北站空鐵聯運系統,預留湘桂運河東安港區水運廊道,構建"公鐵水空"四位一體交通骨架。
2. 創新城鄉融合驅動模式
針對"縣城-白牙市鎮"同城化發展趨勢,試點TOD開發機制,在冷東快線沿線布局3個產城融合綜合體。同步實施農村公路"毛細血管"暢通工程,規劃建設6條產業路、旅游路,確保2026年前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組100%通硬化路。
3. 深化項目全周期管理
建立"五年規劃-三年行動-年度計劃"實施體系,對納入規劃的27個儲備項目實行"兩庫三率"動態管理(即項目儲備庫、實施庫,以及開工率、投資完成率、要素保障率)。要求交通部門4月底前完成與省交通廳"十四五"規劃中期調整的對接,確保永州至東安磁浮快線等戰略項目進入省級盤子。
【機制創新】調研明確建立"雙周調度、月度會商"推進機制,由周海雄副縣長牽頭組建規劃攻堅專班,統籌解決國土空間規劃沖突、專項債項目包裝等7類瓶頸問題。特別要求將S340省道改擴建工程作為"十五五"開局項目,6月底前完成工可批復,同步開展沿線50米控制帶土地收儲工作。
【延伸視角】此次調研透露出東安縣發展思維的三大轉變:從單一交通建設向樞紐經濟培育躍升,從基礎設施投資向國土空間開發轉型,從部門單兵作戰向多規合一協同演進。隨著《規劃》的深化實施,東安有望在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中塑造新的區位競爭優勢。
擴寫要點:
1. 增強戰略縱深感:銜接國家物流樞紐、湘桂運河等宏觀布局
2. 突出實施抓手:創設TOD開發、項目庫管理等工作機制
3. 植入專業工具:運用交通流量熱力圖、路網密度分析模型等技術手段
4. 強調時序管理:設置規劃對接、項目開工等關鍵節點
5. 深化影響分析:預判樞紐經濟、產業轉移等衍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