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合肥日報報道,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形成資金合力,支持產業優化升級,市委市政府根據國家經濟發展形勢及合肥市產業發展特點,陸續出臺了支持工業、農業、自主創新、服務業四大產業政策,政策出臺以來,對合肥市經濟發展、產業升級起到了良好的引領推動作用。按照合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和經濟形勢發展變化要求,四大產業政策每年修訂完善一次,目前,2013年財政支持經濟發展四大產業政策,已由市政府分別以合政[2013]66、67、68、69號文件發布,配套的政策實施細則也已出臺。“四大政策”自2013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有效期1年。
合肥市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若干政策(試行)解讀
今年工業政策,將繼續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產業發展集聚化等方面著力,進一步推動合肥市工業做大總量、優化結構、創新發展、全面轉型,加快構建既與世界接軌又有合肥特色的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
新興產業,推進創新平臺建設,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支持企業爆發性增長。
對獲國家批準或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以自主創新為主題的各類產業基地、國際創新園,給予所在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100萬元獎勵,專項用于產業基地和園區建設。
對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效果顯著并且考核優秀的,給予30萬元獎勵。
各開發區、工業園區新建的科技企業孵化器(使用面積10000平方米以上,含公共服務場地),按50元/平方米的標準,給予開發區、工業園區管委會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在肥創新創業享受哪些扶持?
鼓勵發明專利產業化。對企業專利授權一年內產品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以上的,給予一次性30萬元獎勵。列入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和50萬元資助。列入市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的,給予10萬元資助。
建立健全適應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信貸管理體系。支持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聯合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動產質押等新型質押貸款,上述質押貸款發生風險虧損的,給予風險虧損額30%、最高1000萬元資助。
如何鼓勵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
對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給予啟動經費5萬元資助。對在站工作的博士后每人每年給予生活補助經費2萬元。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創業風險投資機構的高級技術人員、高層管理人員(限名額),年薪10萬元以上,且所處企業當年銷售收入和上繳稅收增幅在20%以上的,將其工資收入實際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省、市留成部分按同等金額獎勵給個人創新創業,個人最長享受政策獎勵期限不超過5年。
對總部企業新引進的高管(限名額)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本市留成部分,三年內按其等額標準給予獎勵。
新引進國內外知名特色餐飲企業直營連鎖店,企業繳納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本市留成部分,三年內按其等額標準的50%給予獎勵。
國內外知名特色餐飲企業,每新增1個直營連鎖店,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經市民族事務主管部門核定的清真餐飲企業,在合肥市連續合法經營一年以上、營業面積達350m2以上的,給予房租補貼。其中,營業面積達350~1000m2的,給予80%的租金補貼;營業面積達1000m2以上的,給予90%的租金補貼。每年最高補助不超過50萬元。租賃房屋中未直接用于清真餐飲的面積不計入補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