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6月12日,中國生物產業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品牌盛會——第十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吸引了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500強企業代表等上萬名高端專業人士云集,眾多生物產業黑科技新產品借大會首次亮相,生物產業最強音在廣州這座千年商都奏響,引世界矚目。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有哪些優勢?將怎樣布局?在大會期間,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大灣區辦主任曾進澤解讀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藍圖。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廣州完全有能力、有責任把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率先建成全國乃至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碩果:年均10%高速增長最有潛力的未來新興產業支柱
廣州生物產業成績單
廣州全市現有生物醫藥與健康企業4124家,位列全國第三
生物醫藥上市公司36家,總市值超過1200億元,位居全國第四
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0家,位于全國前列
廣州市是中國三大醫療中心之一,現有各類衛生機構4500多個,其中三甲醫院38家
2018年廣州市在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融資規模達到29.26億元,增長2倍,居全省首位,占41.5%。
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之一,近年來廣州大力發展,取得了累累碩果。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廣州最有基礎、最有條件、最有潛力培育成為未來新興支柱產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之一。”據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大灣區辦主任曾進澤介紹,近年來始終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為主導,以再生醫學、精準醫療、體外診斷、健康服務等優勢產業為輔的產業集群,構建了完整的產業生態圈,涌現出一批高水平國際化科研團隊和知名企業。
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培育和積淀,需要恒心和毅力。據介紹,廣州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生物產業發展,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謀篇布局,當前更是作為優先發展的IAB產業之一重點培育。
據介紹,去年底廣州召開了官洲生命科學圓桌會,國內外生命科學領域知名院士專家,以及美國、以色列等世界先進地區生物醫藥企業代表共同探討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大勢,大家一致認為廣州最有基礎和條件加快培育世界級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廣州市發展改革委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統籌推進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培育發展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頂層設計先行,《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及操作指南》先后印發。
產業布局構建。按照廣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規劃布局,形成了研發在生物島、中試在科學城,制造在知識城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三大集聚區已入駐生物醫藥企業超過千家;打造了一批國家級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搭建了中以、中英生物科技之橋等國際合作平臺,促成了120多個合作項目。
科技創新凸顯,建設開放共享的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正在加快布局建設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海賽特藥業填補國內安全有效治療銀屑病的空白。香雪精準醫療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TCR-T細胞注射液獲準臨床,創下國內新藥審批最快紀錄。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發展后勁不斷增強,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國內外藥企巨頭和拳頭產品紛紛落戶,GE生物科技園、百濟神州生物藥、諾誠健華新藥研發生產基地等帶動作用強、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重大產業項目落地。今年一季度,全市醫藥制造業投資增長122.7%,46個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重點項目年度投資預計超過70億元。
“可以說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有規模、有增速、有龍頭、有人才團隊、有集聚基地、有骨干項目,具備這些良好的基礎,結合科研資源豐富、市場機制發達、產業配套健全、城市生態環境優良等優勢,廣州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可謂是恰逢其時、適得其勢。”曾進澤表示。
率先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集聚全球高端資源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推動生物技術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廣州將如何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各地生物產業發展?廣州生物產業的雄心在哪里?
“廣州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完全有能力、有責任在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率先建成全國乃至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曾進澤強調,這對于廣州充分發揮基礎優勢,開放集聚全球高端資源,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來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實施以來,廣州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還特別成立了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專項小組,舉全市之力推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扎實推進協同創新。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促進會正式掛牌成立。在南沙慶盛籌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圍繞生物醫藥等適應大灣區未來發展的特色領域設置專業學科。加快推進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共建聯合研究中心。
持續拓展產業合作。推動廣州市生物醫藥龍頭企業與港澳地區的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際領先的醫學院校和科技園區等積極開展研發合作。支持香雪制藥與澳門大學合作,謀劃建設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創新轉化平臺。目前,穗港澳正在加快謀劃共建國際健康產業城。
加速實現一體化通關。打通生物島與香港的生物材料鐵路通道,實現經鐵路運輸入境的特殊物品順利通關。推動華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務平臺適用“跨境快通新模式”轉關,試運行一年來監管進口生物醫藥貨物貨值5.3億,為30多家企業節約倉儲、物流等費用接近20%。
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當前,廣州穩居國際一線城市,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持續增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這是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的活力所在、優勢所在、信心所在。曾進澤透露,接下來,廣州將充分發揮科教資源、產業資源和醫療資源集聚優勢,支撐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的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堅實支撐,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地。
廣州將全面提升開放創新發展格局。發揮廣州生物醫藥領域大院大所大學集聚、產業發展基礎完備、輻射空間廣闊的優勢,進一步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共建大灣區生命科學科學中心。推進生物技術成果跨區域轉化,攜手港澳打造成果轉化基地,吸引港澳高校、醫院、科研機構來穗共建國際健康產業城。促進資金和人才跨區域流動。拓展與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放合作,聯合發布國際生物產業合作發展珠江共識,推動擴大朋友圈、推進生物造福人類。
廣州將推動重大創新載體和設施建設。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框架下,大力推進南沙科學城和中科院明珠科學園等創新載體建設,重點打造中新知識城、廣州科學城等以生物科技為主導的功能區域,高水平建設生物島生命科學合作區。聯合港澳打造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海洋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等一批前沿科學交叉研究平臺,在生物、海洋等重點領域繼續謀劃建設一批國家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
廣州將構建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生物制藥、現代中藥、高端醫療設備等先進制造業全產業鏈發展,高標準建設一批價值創新園區。培育生物服務新業態,推動構建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探索再生醫學治療新模式。攜手港澳參加國家大科學計劃,在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海洋生物等領域實施若干重大科技專項,推動生物技術創新實現“彎道超車”。
廣州將培育壯大生物領域市場主體。培育一批十億級百億級龍頭企業。用好100億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建立健全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聯盟、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新三板廣州服務基地等服務平臺,發揮廣東股權交易中心作用,組織粵港澳大灣區(粵穗)開放基金,加快聚集各類風投創投機構,引導生物科技企業在香港、上海和深圳等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上市。
廣州將營造國際一流產業生態環境。辦好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全力打造成為國際領先的生物產業高端論壇品牌及會展平臺。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市,進一步提高招才引智政策措施的精準性,高標準培育本土人才,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支持廣州生物產業聯盟共商共建一批重大共性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