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第四屆諾貝爾獎經濟學家中國峰會在云南昆明舉行,在以“綠色經濟與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的平行論壇上,2007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獲得者埃里克•馬斯金、云南大學發展研究院導師呂昭河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出針對綠色經濟與產業轉型升級這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討與研究。
埃里克•馬斯金在發言中指出,作為云南省兩大支柱產業,旅游業和礦產開發在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如何在開發礦產和保護旅游環境方面做出平衡,是當前云南省政府面臨的一大考驗。馬斯金教授從理論經濟學家角度出發,認為應該從社會和政府的兩方面考慮,使上述兩大產業均在政府收入上有所體現。在生產制造過程中,應當注重環境成本對生產產生的影響;同時,在財富計算的同時要更加具有包容性,制定政策時更要將環境質量問題考慮進去,而公司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產生影響時,也要有相應稅收政策進行補償,促進公司實現社會利益最大化。
“綠色經濟其中一個含義是可持續發展,世界需要有共同行動來關注人類的未來。”云南大學發展研究院導師呂昭河教授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面采取措施。首先,企業需要通過綠色的產業轉型升級來進行環境保護;其次,公民也應大力支持企業生產的綠色產品;第三,國家也應有相應的政策補助,使消費者有能力為環保產品買單;最后,國際社會也應從溫室效應等廣受關注的問題出發,保留清潔能源,同時通過技術轉移和投資,將發展中國家引入到綠色經濟的路徑上去。
目前,云南處在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對接時期,昆明萬家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張安云認為,企業應注重旅游創新、綠色旅游,同時將新能源汽車作為環保的戰略支撐點,運用大數據綜合能力,把碎片化的服務旅游的終端服務于旅游資源,形成一個完美的標準化產品。
易開租車董事長兼CEO嚴道遠指出,產業轉型升級亟待創新,在此過程中,可將租車逐步替換掉不該買的私家車,從而對未來環境減少污染,不管是綠色經濟,還是產業轉型,都應在社會效應中做出偉大嘗試。
老撾友人蓬巴里沙•巴翁維坎表示,在快速變化的全球經濟的背景下,人口結果和勞動力的結構都在發生變化,老撾作為非常依賴自然資源的一個國家,農業是基礎支柱性產業,因此也同中國一樣十分注重綠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的合作伙伴,老撾希望能夠出口食品和農作物,從而打開中國市場,關注細分市場的生產,在綠色經濟和綠色發展中作出更多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