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證明,事在人為。只要全市上下都有這樣一種精神和勁頭,邢臺的發展就大有希望。”連日來,全市各地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全市旅游產業發展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大家表示,要以改革創新的思路和舉措,以敢于擔當的勇氣和精神,解放思想,破解難題,奮力開創邢臺市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要抓住機遇,緊盯快抓,把第二屆旅發大會辦得更有特色、更有影響、更有水平。”市旅發委主任戴書軍表示,全市旅游系統將緊緊圍繞建設中國北方生態旅游名城的戰略目標,以改革創新為主線,以全域旅游為方向,以融合發展為手段,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加快發展旅游產業,實現由旅游資源大市向旅游經濟強市的新跨越。
“要不斷提升金銀花園藝小鎮、柳洼風清小鎮、紅色教育小鎮等建設水平和接待能力,統籌推進老漳河生態農業休閑觀光旅游區、雙萬畝生態旅游觀光園、‘巨鹿’杏博園等項目建設。”巨鹿縣旅游委主任張蔚霞說,要持續挖掘旅游文化,努力實現全域旅游和歷史文化、采摘風光、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秦漢古郡、康養福地”。
“柏鄉縣作為傳統意義上的旅游縣和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漢代牡丹故鄉,要把發展壯大旅游產業作為‘走新路’的戰略選擇,牢牢抓在手上,做優做大做強。”柏鄉縣副縣長王如剛說,要著力引導全縣旅游轉變理念,深入研究不同類型人群的需求,將旅游業做細做精,通過新業態的打造,真正讓旅游變成人們的生活方式。
“我們要主動適應新形勢,借助清河萬畝山楂園品牌,發展平原生態農業、休閑農業旅游,推進鄉村旅游業發展。”清河縣文廣新體局局長朱彥興表示,要充分發揮旅游業的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積極實施“旅游+”戰略,按照“旅游+”“+旅游”模式,推動更多新型業態互通共融,為旅游業發展提供載體和平臺。
“我們要努力順應全域旅游的趨勢,在發展旅游新業態、完善公務服務體系、擴大旅游投入和打造旅游品牌上實現新突破。”南和縣賈宋鎮組織委員師彥崇表示,要在農業嘉年華、百雀庵和朱正色歷史文化公園等旅游資源基礎上,不斷創新、利用多種方式和手段,架起旅游產品供給與游客需求之間的無形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