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循環經濟產業的發展,西班牙圣地亞哥大學教授、校長外事助理Maria Loureiro的淺色眼眸總是神采奕奕。“我說的循環經濟,是一種新引擎。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創造就業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從線性系統到循環往復的“一個圈”,循環經濟不同于傳統經濟的流程,令Maria Loureiro對這一經濟模式信心十足。“線性系統中,每當擁有了新原料,我們就會通過生產、分銷來提高消費,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更多垃圾;但在循環經濟中,一切大不相同。”
對照屏幕上的兩幅圖,她向臺下聽眾解釋說,循環經濟的流程中,人們將所有垃圾搜集起來,并與原材料一起再次投入生產。“這種選擇,無疑將對可持續發展產生良性影響,但如果沒有正確的態度和技術,這一切無法發生。”Maria Loureiro說。
在歐洲和中國,循環經濟已被眾多經濟學家擇定為研究對象,并通過媒體宣傳,為越來越多人所熟識。將循環經濟理論應用到生產實踐中,這份責任感,令Maria Loureiro對身處之地是否具備發展循環經濟的社會基礎尤為關注。“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安吉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我很喜歡這里。”當得知安吉正大力發展以竹產業為代表的綠色經濟時,她相信,這里也可成為循環經濟的用武之地。
“循環經濟不僅在學界備受重視,也在實踐中獲得青睞。”她告訴記者,循環經濟在歐洲擁有“2020計劃”,致力于為經濟增長提供可持續程度更高、包容性更強的具體計劃,目前已得到不少機構的資金支持。“我們的觀點非常具有吸引力,如通過垃圾回收來降低環境污染,減少垃圾焚燒、填埋量,并提高原材料的重復使用率。”
2015年,一項在波蘭、印度、斯洛文尼亞進行的調查顯示,循環經濟降低了這3個國家的碳排放量,同時助力這些國家的就業率顯著增長。但Maria Loureiro也有她的煩惱。“循環經濟是一種很好的模式,但調查顯示,不少消費者對循環經濟產出的產品卻并不歡迎。”2012年,她曾進行過一項有關重油回收利用的研究。研究者從大型集裝箱中,搜集重油并回收制成磚頭,盡管此舉可每年使7000多噸重油獲得循環利用,但這些磚頭卻“沒有任何市場價值”。同樣,在農業領域,研究者曾嘗試對西班牙的農產品廢棄物進行再生產,通過分離等步驟,試圖將其中的水循環用于農業灌溉,將其他廢物制作成化肥出售,但市場并沒有給予其認可。
“當人們認同循環經濟將帶來更多社會效益時,市場卻對這些產品表現冷淡。”盡管帶著些許懊喪,但Maria Loureiro仍對循環經濟的未來充滿期待。“技術創新必須考慮消費者需求,也必須得到他們的認可。所以,下一階段我們將通過宣傳和教育,使消費者更深層地意識到此類產品將對環境、社會和生活產生積極影響。”她說。
循環經濟走完市場認可之路,需要多久?“便捷、多樣的信息獲取方式,將在較短時間內轉變消費者觀念,創造無限可能。”Maria Loureiro微笑地指了指桌上的智能手機,這也是她將要重點開拓的媒介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