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第四屆新博會和第二十七屆哈洽會,無論是展覽展示、對接洽談,還是高端對話,則處處彰顯出“龍江絲路帶”從互聯互通起步,產業要素聚集初現的勢頭。
共謀架設金融合作“金”橋
100多家基金公司活躍在第四屆新博會和第二十七屆哈洽會上。15日,哈洽會開幕首日,這150余家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和商業金融投資機構與300余家來自全國各省區市的新材料產學研單位進行對接洽談。
大會的籌辦方之一、省貿促會會長鄂忠齊介紹,在籌備過程中,這些基金公司普遍表現出對黑龍江產業項目的興趣,金融資本看好龍江,這是總書記考察調研產生了重大預期和利好。
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指出,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創新鏈與資金鏈的對接,把振興發展的重點放在創新上。
在參加對接洽談會時,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沈志群說,此次金融機構踴躍參加新博會和哈洽會,正是看到了這一重大利好背后的商業機會。融資路演、對接洽談……基金機構的反饋是:黑龍江梳理出的這些新材料項目實,有發展前景,有市場吸引力。
同樣,國際金融資本也在關注龍江,14日,哈洽會還未正式開幕,哈爾濱國際金融合作會議已經在哈召開。來自近鄰俄羅斯猶太州、美國知名公司和我省金融監管機構、各界專家匯聚一堂,共謀架設金融合作的“金”橋。
梳理產業機會“問題”變“商機”
走進哈洽會展館:“口岸名城、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東寧”,“七臺河電商谷”,“黑河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中國石墨之都——雞西”,“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大慶”等等巨幅標語迎面撲來。
把“問題”變成“商機”,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貫徹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轉方式調結構,黑龍江省各地市細細梳理產業特點,展示出龍江絲路帶產業聚集的勃勃生機。
“龍江絲路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大慶,總能讓人眼前一亮;大慶商機,也總能讓四海客商為之心動。本屆展會,大慶交易團確定了“互聯網+創新發展”和“新材料+大慶制造”兩個主題,突出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集中宣傳推介大慶產業優勢和發展潛力,積極尋找對外合作機遇。具備市場核心競爭力,是大慶參展企業的特點。以大慶中碳為例,該企業掌握的遠紅外理療技術,在國內首屈一指,多個產品還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在中碳展位前,來自俄羅斯的客商拉梅耶夫駐足良久,他反復通過翻譯詢問企業產品性能、價格等情況。在得知企業掌握多項核心技術后,拉梅耶夫立即表示出了合作意愿。開館沒多久就收獲了潛在合作商機,大慶中碳總經理徐志鵬喜出望外。他說,目前公司正處于加快拓展市場階段,而此次展會給了他們一次展示企業形象、擴大企業知名度的難得機遇,希望借助世界性的平臺充分釋放商機,尋求更多合作機會。
16日,博覽會開幕第二日,嫩江縣就進行了14個項目的集中簽約,合計引資總額達83.4億元。這些項目包括農業P2P開發、生物質發電、蛋白頁巖超細粉開發、現代農機農資物流園區、石灰石和銅鉬礦加工等。
助力龍江笑迎八方資本
嫩江縣的簽約僅僅是我省在哈洽會收獲的一個小側面。
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以“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動發展轉型……新博會和哈洽會上,黑龍江各地市展示的清晰產業布局及發展前景,吸引了日本、韓國、歐盟及國內企業的目光。韓國東洋高產一位負責人參加了多個黑龍江地市的對接會,他告訴記者,企業參加哈洽會,原本希望借助這一中俄合作平臺,獲得更多參與俄羅斯市場的機會。本次參會讓他獲得意外收獲,看到了黑龍江在產業轉型的新機會,因而準備重新布局,接下來還要到海林產業園區去考察。
韓國忠清北道是黑龍江的老朋友了,知事李始鐘說,忠清北道在生物產業和化妝品產業這些都是新成長產業,希望這些產業和黑龍江省結合起來,使兩地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僑商來了,歐盟企業家來了,國內500強企業來了……省貿促會會長鄂忠齊介紹,通過對進館客商大數據分析,開館前三日,進館客商70%以上都是企業的決策者,由此可以觀察出客商對新博會和哈洽會這一平臺的關注度。作為黑龍江省對接“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平臺,展覽、對接、洽談、簽約、論壇……都顯現出了“龍江絲路帶”的產業聚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