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關于支持發展新興產業新型業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意見》,提出圍繞鄉村旅游、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農村電子商務、農村養老服務、農村文化創意“五大新興產業”,大力培育一批新興產業新型業態,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傳統動力減弱的情況下,農民持續增收形勢不容樂觀。省委農工委負責人介紹,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面臨挑戰,大面積提高財產性收入也受現實限制,而占總收入逾40%的經營性收入則潛力很大,但這又面臨農業生產成本“地板”和農產品價格“天花板”雙重擠壓,亟待培育新增長點,發展新興產業新型業態成為突破口。
《意見》明確四大支持方向,即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資源要素有效激活、農村創業和農戶調整生產經營結構,同時,將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列為三大主要任務。
具體而言,將圍繞“五大新興產業”,選準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抓住國家推動鄉村旅游提升、電子商務進農村和支持農村社會化養老服務、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農村現代流通等重大機遇,大力培育一批新興產業新型業態,做大規模,提升競爭力。鼓勵各地引進大型電商企業、星級酒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興辦鄉村旅游、電子商務、養老服務、文化創意等產業。扶持農戶家庭經營,興辦農家樂、農場農莊、日間照料等業態。支持農戶合作經營,通過專業合作或股份合作成立合作社,參與經營新興產業新型業態。鼓勵有條件地方探索通過集體經營方式發展新興產業新型業態。同時,推廣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構建“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強化利益緊密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從中充分持續長期受益。
《意見》還從投入力度、人才培養、創業扶持、要素保障、融資渠道等方面開出系列政策措施。要求省直有關部門在安排鄉村旅游、養老服務等項目資金時給予大力支持,各地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財政貼息等方式支持發展,特別大力扶持盤活撂荒土地。把務工返鄉創業農民工、大學生村干部、農村致富能手培養成為帶頭人。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培育新興產業園區、農民和大學生創業園,簡化創業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全面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產地集配中心(基地)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等項目資金向經營主體傾斜。從事鄉村旅游、農村養老服務,用水用電用氣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鼓勵各地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支持其合理用地需求。吸引社會工商資本等投入,創新倉單質押、門票質押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