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培育先進制造業新優勢。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制造、食品飲料、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五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優勢產業,積極發展人工智能、精準醫療、虛擬現實、傳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來產業。
如何推動成都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節能環保和生物產業,新能源、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根據《成都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成都市將從強化《規劃》實施與管理、完善政策體系、拓寬投融資渠道和強化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強保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保駕護航。
強化實施管理
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體系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形成《規劃》實施的強大合力與制度保障,成都市將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分工責任,同時強化《規劃》實施協調管理和監測評估。
在強化組織領導方面,《規劃》明確將建立成都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市級部門、區(市)縣政府協同推進的《規劃》實施機制,抓好《規劃》年度計劃分解與實施,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的重大問題。同時,聘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擔任成都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決策咨詢顧問,成立若干個不同領域的專家小組,對各領域的前沿技術、共性技術、生產工藝、發展導向、重大項目引進等問題提供咨詢和指導。
在《規劃》實施過程中還將強化協調管理,據了解,行業主管部門還將牽頭編制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領域子規劃或行動計劃,細化落實本《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形成以成都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為統領、新興產業細分領域子規劃(行動計劃)為支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體系。同時,依托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市級部門之間、市級部門與區(市)縣之間和區(市)縣相互間的工作會商與溝通協調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還將強化《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明確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和第三方評估,把監測和評估結果作為制(修訂)政府扶持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據。開展《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和期末總結評估,對規劃實施效果作出綜合評價,為規劃調整和制定新一輪《規劃》提供依據。在監測評估的基礎上,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最新進展和經濟社會需求新變化,對《規劃》指標和任務部署進行及時、動態調整。
完善政策體系
落實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稅收政策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將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申報國家、省、市各類專項,積極爭取各類補助資金。落實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政策,探索建立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綠色通道。
同時,為營造包容創新產業發展環境,成都市還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以推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為基本手段,完善價格機制和退出機制,深化行政審批體制改革,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盡量減少行政干預,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構建分類指導、更具彈性和包容創新的新興產業監管體系。
在增強扶持政策的針對性和可行性方面,《規劃》明確將及時開展財政稅收、融資支持等各類政策制定專題研究;及時出臺相關配套跟進政策措施,加大土地、人才、供水、供電等資源和相關基礎配套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傾斜力度。同時,建立多渠道的產業投入機制,充分發揮財政投入的杠桿效應,引導和支持民間資本介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加大推廣示范應用和實施政府優先采購制度,積極推進太陽能光伏、LED照明等產品的推廣應用,設立相應的產品應用示范補貼,將戰略性新興產業自主創新產品和服務優先列入政府采購目錄,在滿足政府采購需求條件下,優先采購。
“《規劃》提出加快發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并且提出強化實施管理,完善政策體系,為公司轉型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相信公司的發展將更加快速。” 蜀菁文化總經理鐘明介紹,將傳統工藝與人工智能融合,蜀菁文化將發展為匯集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的交互式錦繡工坊,并實現網上定制蜀繡。
拓寬投融資渠道
多部門合作共建投融資信息服務平臺
根據《規劃》,成都市還將拓寬投融資渠道。在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方面,成都市鼓勵支持金融機構改進完善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的信貸管理和貸款評審制度,持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股權質押融資、價值鏈融資、科技保險等金融產品創新。同時推動產業部門與金融機構合作共建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融資信息服務平臺,促進銀企對接,積極爭取和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提升融資能力,成都市將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上市輔導和培育,支持優勢企業在國內外主板市場、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融資,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跟蹤上交所戰略新興板塊設立動態,做好儲備上市企業組織和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債等渠道,拓寬企業債務融資渠道。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探索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股權眾籌試點。
在充分發揮財政投入的引導作用方面,成都市將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財政投入的穩步增長機制,主要用于引導和獎勵民間資本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核心技術的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整合現有的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傾斜。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創新政府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合作模式。此外,綜合運用風險補償等財政優惠政策,探索建立投資損失補償機制加快形成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和社會投入為主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投入體系。
強化人才保障
打造“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
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將強化人才保障,形成規劃實施的強大合力與制度保障。在加大高層次人才培育和引進力度方面,成都市將積極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實踐“企業提需求+高校出編制+政府給支持”的聯合引才機制,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在編科技人才兼職從事創新創業活動,支持在蓉高校院所與企業、政府共同吸引聚集一批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同時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從教學、科研、生產和經營一線中發現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和一流團隊,鼓勵市內企業和高等院校設立博士后、博士、碩士科研工作站或實踐基地,培養研發技術人員。
在《規劃》實施過程中,成都市還將在強化實用技能性人才培養方面,鼓勵和支持成都市企業根據需求與高校開展聯合辦學、定向培養、崗前培訓等活動,強化產業實用人才培養。同時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培訓體系,鼓勵企業、社會培訓機構舉辦各類職業技術培訓,鼓勵企業對在職人員實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在職培訓,設立人才培訓補貼,加強人才的職業再教育。
值得關注的是,在著力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方面,成都市將貫徹落實“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加大對引進高端人才資助力度和本土緊缺專業化人才自主培養力度。以環境提升和生活配套為抓手,全方位營造適合高端企業發展的“硬環境”,針對研發技術人員、創業人員、海內外自主創新型領軍人才等的不同需求,探索貨幣補貼與分層次住房提供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大力實施各類創新人才安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