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一條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成為推動涵江裝備制造產業集聚、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面對整體經濟下行的壓力,作為涵江支柱產業之一的機械制造業,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搶占發展先機,在國內外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順應供給側改革發展潮流,該區以龍頭項目為依托,瞄準新興能源,依靠技術創新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競爭力。
■龍頭帶動放大效益
7月5日,筆者在威諾數控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工人們有的在調試數控機床,有的在打磨配件。該公司依靠技術創新和過硬的產品質量,訂單連續不斷,特別是其自主研發的七軸龍門式復合加工中心經國家鑒定為“達到國際先進,填補國內空白”,打破了當前該領域被國外進口產品壟斷的局面。
與威諾數控一樣,近年來該區許多機械制造企業依靠自主創新積極轉型升級,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重點發展成套設備、專業機械及關鍵基礎件產品,發揮龍頭示范帶動作用。目前,該區已形成了機電傳動系列、摩托車制動器、汽車零配件、吹瓶機、鞋革模具、印刷機械、數控機床等拳頭高新技術產品,在業內叫響“涵江創造”。
該區還注重扶持重點企業中科中涵、威諾數控等通過院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加大重大關鍵技術的攻關力度,提升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放大龍頭集聚效益,為中小企業樹立榜樣。中涵機動力依托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每年完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自主研發50多項,還承擔國家級、省部級以上科技攻關項目10多項,成為省內唯一以制造電控VE分配泵為主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填補了我省柴油機燃油系統技術領域空白。
■新興產業增添活力
近年來,涵江機械制造產業迅猛發展,但仍存在整體行業關聯度不高等狀況,為此該區在招商引資中,以重點項目為龍頭,積極瞄準新能源汽車制造這一裝備制造業的新興領域,大力引進汽車零部件、工業機器人、精密機械等配套產業,形成“裝備園”,全力打造涵江產業升級版。
與此同時,該區也在項目用地、基礎設施、政策服務、勞務用工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扶持,鼓勵轄區企業加大產業內部協作配套,拓寬延伸產業鏈條,從而加速產業擴張升級。
冠蓋金屬包裝有限公司通過技術革新,穩步運作,逆市上揚,先后投資2億多元,進行技改和增資擴建。新開工的二期項目將建設2條先進的飲料灌裝生產線,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配套最齊全、技術最先進的集制罐、制蓋、彩印、罐裝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成為統一集團、王老吉、惠爾康等一線食品企業的外包主供應商。全冠已經使PET雙軌延伸拉吹機械設備形成了從瓶胚設計到吹瓶成型的產業化生產模式,成功地為可口可樂、統一、娃哈哈、中糧等國內外著名企業提供了優質的設備和完善的服務,同時產品銷往歐洲、東南亞、中東、美洲、非洲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
■供給對路拓寬市場
面對當前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經濟新常態,企業找準供給對路,才會有“出路”。該區聚集科技要素“動力源”,積極引導企業自主創新,立足市場需求找準契合點,不斷研發新產品,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
連日來,在位于涵江區江口鎮的福建鼎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生產線上正開足馬力進行流水作業,數以萬計的易拉蓋將從這里走向全國市場。
作為中國最大的鋁制易拉蓋制造企業,鼎盛五金企業根據市場供需,依托精密的技術工藝形成了集切片、印涂、制蓋及銷售等一條龍式的制造企業,產品供應王老吉、紅牛、銀鷺、旺旺等國內知名品牌飲料生產商,供不應求。金星傳動也通過增資擴建新廠房延伸產業鏈,從鏈輪、齒輪、同步帶輪、聯軸器、傳帶軸、軸套、汽車變速齒輪等常規產品向汽車變速箱總成等新產品拓展,目前他們已經與江淮汽車、贛林汽車、上海大眾、一汽等生產商達成汽車變速箱總成配套生產合作協議。
通過轉型升級,涵江的裝備制造產業正快馬揚鞭,大步向前。眼下,以興化灣南岸涵江港開發建設為契機,該區正加緊籌劃建設莆田裝備制造產業園,重點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使涵江市成為福建省機械裝備制造業中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重要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