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國經濟和金融領域最具權威性和前瞻性的年度盛會——第七屆財新峰會在北京舉行,圍繞“改革執行力”這一主題,全國著名學者、知名企業家就“數字革命”等話題展開激烈討論,共同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探尋新路徑。全球乳業8強伊利集團從前瞻性的角度對大數據的價值創造進行了系統性的思考,大膽提出從洞察力到生產力的戰略構想。
伊利認為,數據本身并沒有任何意義。只有不斷分析和洞察這些數據,將其轉化為信息和知識,再用來指導行為、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

從洞察力到生產力 伊利大數據的價值創造
數據來源:線上+線下
除了整合500多萬銷售終端、10億級消費者和數量龐大的合作伙伴提供的信息,伊利還與百度、蘇寧、天貓、唯品會、同程旅游等展開深入合作,建立互聯網生態圈,實現了精準的用戶需求畫像和配套的產品策略,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度挖掘消費者行為,洞察消費者需求。
數據使用:產業鏈共贏
伊利與全球大型零售商密切合作,進行資源整合與大數據信息共享,有針對性地調整貨架擺放、促銷設計等,為乳制品零售渠道提供關于消費場景和消費體驗優化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和滿意度,強化消費者的忠誠度,最終實現供應商、零售商與消費者多方的共贏。
而在互聯網上,通過抓取和分析母嬰人群的大數據信息,判斷目標人群主要的營養需求,伊利構建了“母嬰生態圈”——當一位新媽媽在平臺上搜索相關營養信息時,大數據分析系統會根據她搜索和關注的內容,判斷寶寶當前最關鍵的營養補充需求,并快速對接銷售平臺,完成從需求建立、到需求分析再到銷售的循環閉合。
從洞察力到生產力 伊利大數據的價值創造

數據價值:重要生產力
2015年,伊利營業總收入達到603.6億元。其中,安慕希零售額同比增長460%,金領冠珍護零售額同比增長27%,托菲爾零售額同比增長921%;在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2016年度“全球乳業20強”榜單中,伊利排名躍升至全球乳業8強。
在市場的另一端,大數據還實現了與消費者的有效連接,使得伊利的企業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根據凱度發布《2016 全球品牌足跡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消費者購買該品牌超過11億人次——伊利成為中國消費者選擇最多的品牌。
大數據的廣泛運用已經成為伊利重要的生產力構成,未來還將形成伊利集團實現從百億級企業向千億級企業跨越的重要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