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單位《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副司長張志成表示,這是為推動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入實施制定的指導性文件,提出了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宏偉藍圖。
2008年6月,國務院頒布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首次將知識產權工作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來統籌推進和整體部署。張志成說,2008年以來,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突飛猛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知識產權大國。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已連續三年居世界首位,商標申請量連續12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同時,發展中的問題也比較突出。例如在知識產權創造上,量多而質不優;在知識產權保護上,“權”雖多而“利”甚少;在知識產權運用上,多數企業仍然謀略不足,缺“兵”而少“陣”;在一些國際問題上,我們還是“板凳隊員”。要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就必須推進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在更高水平上、在更深層次上深入實施。
張志成表示,《行動計劃》勾勒出深入實施戰略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全面部署了2014年到2020年實施戰略的總體安排。《行動計劃》從主要行動、基礎工程、保障措施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部署,給出了“作業藍圖”。突出支撐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立足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著眼提升管理效能,強化知識產權管理;聚焦提升國際競爭力,拓展知識產權國際合作。
《行動計劃》抓住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兩大關鍵進行重點部署。在運用上,促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發展,強化專利導航、專利協同運用、知識產權集群管理,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更好地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產業競爭優勢。在保護上,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刑事執法和司法保護,推進軟件“正版化”。
《行動計劃》提出,要建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知識產權目標評估制度,針對重大產業規劃、政府重大投資活動開展知識產權評議,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價值分析標準和評估方法,支持企業在國外布局知識產權等,這些措施都將明顯提高我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水平。研究開發支出計入GDP,無形生產資產改為知識產權產品列入到固定資產中的新GDP核算體系,將有效地促進全國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更加充分地發揮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