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產業生態園已成為了產業園區的重要建設方向,可以促進產業經濟、科創轉化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面向未來新科技,在產業生態園廣泛投入應用以后,相關利益方的訴求也會呈現多樣化特點。因此在科技產業生態園規劃建設過程中,需要整合多元主體的利益訴求,綜合考量園區產業鏈生態環境,加強產業鏈內部合作與外部延伸,繼續發揮產業集群集聚作用。與此同時,規劃建設人員也要緊扣生態環保、綠色建筑等要點,積極引入多種智慧信息技術,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多元化智慧服務,實現產業生態園的高效運作。
一、聚焦全流程開發建設管理
不同于傳統產業園區,現代科技產業生態園的規劃設計涉及的專業領域、內容較多,且以高效運營和品牌打造為發展目標,聚焦全流程開發建設管理和支撐服務,非常考驗規劃設計人員的綜合實力。①要以整體發展的思路統籌做好園區和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改變傳統產業園區只有生產沒有生活的鐘擺式布局,為產業研發提供完善、全流程的服務,包括孵化金融、人才公寓、會議展示、人才服務等,構建高品質的產業科創生態,促進上下游企業的集聚和高效產出。②做好施工過程的管控和修正。施工團隊需要嚴格按照規劃設計圖紙,做好各項預留工作。在土建工程中,還要配合智能建筑的相關需求,做好多種智能電器元件的預埋以及多種凹槽的預留工作。特別是部分設備對于建筑結構的外形與強度有特殊要求,這些都需要施工團隊多加了解,同時對于落地環節存在的問題也要及時進行回應指導或修正設計,保障園區建筑施工能夠達到預期要求。③關注裝配過程控制。園區裝配工作需要提前做好智能化布線施工,階段施工完成以后還要做好線路調試與測試工作,保證園區內各類電氣設備都可以發揮預期的智慧化作用。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管理
現代科技產業生態園后期運營發展中,需要對多種類型的數據信息進行收集、綜合處理和數據更新,才能發揮高效智能的優勢。因此園區也要加強信息化建設管理工作,避免園區內部出現信息孤島。這要求規劃建設人員能夠通過園區智慧信息平臺,收集各類數據,并建立完善的數據資源共享交換和互聯互通體系,完善智慧生態園區的數據處理框架,提高各類數據信息的利用效率。同時要結合產業園區功能空間、招商需求、業態配比、產業發展需要等需求靈活調整信息處理和分析,為產業園區的運營效率、空間布局質量、決策調整提供及時、有效、科學的數據支撐。
三、打造“科創+環保”和諧景觀格局
現代科技產業生態園規劃建設過程中,要著力于生態環保理念,切實提高內部生態景觀質量。在開展場地設計和生態景觀空間設計時,要堅持以自然生態為基底、設計景觀為提升的原則,融入現代審美思想、低影響開發理念,并凸顯生態空間、開敞空間的景觀功能(見圖1)。通過建設立體多樣且環境良好的慢行步行系統,串聯公園山林、河湖岸線、辦公場所、居住區,在發揮提供生態景觀美學、休閑游憩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綠色生態、交往、文化、新技術應用等多種功能,促進生態景觀與產業園區融為一體,形成現代科技產業生態園的景觀品牌和文化名片。(作者:陳曉怡)

圖1 科技產業園內與科創辦公空間緊密結合的綠色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