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政策背景下,為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領域項目建設,精準搶抓政策紅利,切實保障重點項目資金需求,同時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有效緩解區級財政資金壓力,近日,坪山區發展和改革局組織召開 EOD 模式實施方案專題研討會,一場關于生態與產業協同發展的深度探索在坪山拉開帷幕。
會議現場氣氛熱烈,來自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為坪山區 EOD 模式實施方案建言獻策。會議首先從項目建設必要性、政策匹配性等多個維度,對坪山河燕子湖周邊連片人工濕地公園、環馬巒山文旅帶、新一代信息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展開系統研究。其中,坪山河燕子湖周邊連片人工濕地公園項目旨在通過濕地生態修復,構建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同時融入休閑觀光功能,打造市民親近自然的好去處;環馬巒山文旅帶項目依托馬巒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計劃開發集生態旅游、文化體驗、戶外運動于一體的文旅產業集群,實現生態保護與文旅產業的有機融合;新一代信息產業園則聚焦科技創新,以綠色低碳理念建設智慧園區,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集聚發展。
在研討過程中,與會人員重點圍繞生態治理、產業導入、投融資模式等關鍵環節展開深入分析。對于生態治理,專家指出要運用先進的生態修復技術,結合坪山本地生態特點,實現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在產業導入方面,需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引入與生態環境相適應、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形成生態與產業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而投融資模式的創新更是成為討論焦點,如何通過政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化融資方式,解決項目建設資金難題,成為大家共同思考的方向。經過充分交流,與會單位就建立 “生態環境 + 產業” 融合發展機制達成共識,一致強調要通過 EOD 模式實現生態價值轉化,以生態優勢賦能產業升級,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讓 “綠水青山” 真正變成 “金山銀山”。
“EOD 模式不僅是一種項目開發模式,更是一種發展理念的革新。” 一位與會專家在發言中說道,“它打破了傳統生態治理與產業發展相分離的局面,為坪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
此次研討會的召開,為坪山區 EOD 模式實施方案的編制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坪山區發展和改革局將緊密結合區域實際情況,廣泛吸納各方意見建議,繼續深化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在未來的實踐中,坪山將加快打造生態治理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的 “坪山樣板”,探索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新道路,為全市乃至全國的生態治理與產業開發協調發展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