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海關總署、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等七部委組成聯合驗收組,實地對贛州綜合保稅區進行正式驗收,一致認為贛州綜合保稅區規劃調整后符合基礎和監管設施設置規范要求,同意通過正式驗收,并頒發驗收合格證書。這標志著贛州綜合保稅區規劃調整后正式建成,具備開關運作條件。

贛州綜合保稅區于2021年11月經國務院辦公廳批復同意規劃調整至贛州國際陸港,規劃面積約1.308平方公里,規劃調整后,在國家部委、省政府及省直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贛州綜合保稅區如期完成了基礎和監管設施建設,于2023年1月18日通過了省聯合預驗收組的預驗收。
“贛州綜合保稅區不僅是贛州市乃至江西省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對外貿易、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平臺,更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革命老區和大灣區無縫對接、推動贛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開放平臺。”南昌海關所屬贛州海關關長王慶軍表示,下一步,海關將以贛州綜合保稅區通過正式驗收為契機,全面履行好海關守國門促發展職責使命,不斷創新監管模式,積極探索推進贛州國際陸港、贛州綜合保稅區、贛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四區一體化”融合發展,持續發揮南昌海關“關“助’發展”服務品牌效能,打造江西內陸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據了解,贛州綜合保稅區規劃了140余萬平米的標準廠房和物流倉儲。為推動封關運營,正同步推進區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運營工作,已完成15萬平方米的保稅物流倉庫和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主體結構封頂,年底將投入運營。同時,出臺了《關于促進贛州綜合保稅區招商引資若干政策措施》,涵蓋進出口貿易、平臺建設、跨境電商、保稅物流等10項優惠政策。今年以來,贛州國際陸港領導多次赴深圳、上海、廣州、汕頭等地開展精準招商,目前有16家意向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
贛州綜合保稅區將堅持復合型綜保區的發展定位,立足贛州優勢產業,充分利用好國家綜保區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政策措施,圍繞綜保區“五大中心”建設,著力構建以電子信息為龍頭,現代物流為支撐,跨境電商、裝備制造、礦產品加工、家居制造、保稅維修等為特色產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