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廣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強化金融政策和科技、產業、財稅等政策銜接配合,統籌用好股權、債權、保險、融資擔保等金融工具,綜合運用貼息、獎補、風險補償等政策工具,服務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和普惠領域,助力全區加快高質量發展?!斗桨浮诽岢?,到2027年,廣西力爭統籌各類財政資金75億元,帶動全區財政貼息貸款投放6000億元以上、補貼融資擔保業務1000億元以上、發行債券3000億元以上。
《方案》提出服務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和普惠等領域融資三項重點任務。
重大項目融資方面,優先保障中央預算內投資、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支持的國家重點項目及自治區級重大項目金融需求。保障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經濟帶、重點產業園區建設以及“兩重”“兩新”等全區重大項目融資需求。
重點產業融資方面,助力工業振興,培育新質生產力,優先支持“人工智能+東盟”“人工智能+制造”等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以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強化對高標準農田、種業振興、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融資支持,加快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和鄉村建設; 助力現代服務業專業化、高端化發展,支持廣西進一步用好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商務服務、面向東盟對外貿易等領域的比較優勢。
普惠領域融資方面,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以及退役軍人、新市民、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就業就學支持力度,打通小微企業融資堵點和卡點,提升融資可得性和便利度;積極培育民營企業“首貸戶”,推動首貸、信用貸穩步擴大投放。
《方案》從拓寬融資渠道、提升融資可得性、構建融資服務體系三方面提出10項工作措施。
拓寬融資渠道方面,《方案》提出要加大銀行信貸投入,力爭平均每年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不少于1000億元,統籌用好貼息資金,力爭每年投放貼息貸款2000億元以上;暢通企業上市(掛牌)和再融資渠道,完善資本市場激勵機制,支持廣西企業開展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爭取區域性股權市場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企業在區域性股權市場、新三板掛牌融資;進一步用好保險風險保障服務,推動各保險公司豐富科技、知識產權、特色農產品、航運、工程等保險產品,加強保險資金在科技創新、創業投資、鄉村振興、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等領域的運用,支持拓展保證保險業務模式,開發各類履約、關稅保證等保證金替代類險種;優化融資擔保服務,對融資擔保機構提供擔保增信的貸款給予0.2%至0.4%擔保費率補貼,加大“科創擔”“工業振興擔”“創業擔”等產品投放力度;更好利用債券市場融資功能,擴大債券發行規模,力爭每年發行各類信用債1000億元以上;大力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力爭到2027年底撬動各類資本投資累計達到1000億元以上,爭取南寧市入圍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城市。
提升融資可得性方面,《方案》明確要推動金融產品服務創新,推廣重大項目“前期貸”,用好科技企業并購貸款政策,開發知識產權、數字資產、碳排放權、用水權等新型權益資產抵質押貸款產品,創新水利項目投融資模式;有效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支持小微企業首貸、信用貸擴大規模,推廣主動授信、隨借隨還貸款模式,落實“無還本續貸”政策,將續貸范圍擴展至所有小微企業到期貸款以及中型企業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流動資金貸款。
構建融資服務體系方面,《方案》提出將強化財政金融政策聯動,健全完善貼息貸款政策,完善直接融資等相關獎補政策及信貸、擔保等風險補償機制,探索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加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評價;分級分類開展融資對接等措施,探索建立主辦銀行制,全流程促進金融工具和融資需求相匹配,打造“小而精”“快且準”的新型政金企融資對接機制,強化融資閉環管理,組織金融招商活動,加強金融專家顧問和人工智能(AI)顧問“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