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自貿區作為境內關外一線放開、二線封閉的海關特殊監管區,要在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勞動權利保護、競爭中性、數字貿易以及教育、醫療公共服務開放等八個方面形成突破。除此之外,保稅區、自貿區自己使用的物資零關稅。事實上,自貿區開放松綁的功能最重要的不是為了零關稅,而是放寬非關稅的貿易壁壘。免關稅只是體現自由貿易的一個方面,減少商品進出的負面清單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自貿區的本質是自由貿易。

傳統的貿易往來一般海關實行“三單合一“。但是在自貿區內是可以兩單碰頭,稅單交到這里,貿易合同單在這里,倉單或物流貨單不一定在這里,因為貨物不一定運到保稅區來。還有一種是轉口貿易,“三單“里面只有“兩單“,比如貨過來后沒有到杭州的自貿區里,而是直接從口岸轉到其它地方。因此,自貿區要探索“三單分離“的做法,努力推動新型貿易發展。
重點發展與跨國公司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貿易。“三鏈“是自由貿易的核心,自貿區的業務活動實行負面清單、競爭中性的管理制度,以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全面準入放開,引進科研開發、信息服務、倉儲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以及跨境大產品全球售后服務等“三鏈“服務。當今跨國公司的產業鏈跟30年、40年前不同。上個世紀70年代,全世界貿易總量70%以上是完整的商品貿易,比如我把杯子賣給你,你把推土機賣給我,都是產成品交易。到了2019年,全世界貿易總量70%是零部件、中間品的貿易。那么多零部件、原材料、中間品在幾十個國家的產業鏈上跨國流動,這個流動過程中的物流,清算,各種研究開發,各種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構成的工業互聯網、智能物流體系,都是服務貿易。應該順應“三鏈“的脈絡,發展跨國的生產性服務業、服務貿易大力發展貨物貿易伴生的貨物保險和結算。中國有巨大體量的貨物貿易,這些貨物的進出口保險、清算結算、跨境物流金額巨大。如果能夠對提供產業鏈標準制定的專利研發服務、物流配送、金融結算等各種樞紐管控的服務公司予以市場準入,就可以做更多事情。
推動金融服務開放。今年6月,國務院明確要把金融業的負面清單大大減少。第一,在市場準入環節放寬,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第二,取消外資金融機構股權比例上的限制;第三,外資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的營業范圍放開,同等國民待遇。
推動公共服務的貿易開放。這一領域涉及教育、衛生、文化等。自貿區實行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開放,通過進一步擴大教育培訓、醫院醫療、物流配送、文化創意、科研創新、知識產權服務的開放,推動中國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具體而言, 可在自貿區范圍內進一步推動影視、演藝、數字文化、藝術品、創意設計、出版、文化裝備制造等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文化與旅游、科技、商業、金融、貿易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

做好數字訪問的營商環境如何在國家網絡安全法的底線前提下,進一步優化自貿區數字訪問的營商環境?自貿區里的技術人員在科研開發時,能否做到使用網絡搜索國外的資料?在經濟領域、技術領域,能否以數字化智能檢索技術為基礎實施分塊、分條的合理管理?這些還有待研究。
在自貿區,改革開放是制度性的改革開放,這是自貿區的本質。從歷史階段來說,當前我國的“開放“已經從流量型、要素型的“開放“,轉變為制度型、規則型、和國際接軌的開放。從上述角度分析,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的規劃方案非常高明。
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的定位揚長避短,合乎杭州的實際特點。以數字貿易、數字產業、教字金融、數孫物流、數字治理為重點,加速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創新數宇生活新服務,著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全球一流的跨境電商示范中心,建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把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建設成為鏈接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平臺。
在功能布局上,整合自貿區內外開放資源,探索構建“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輻射帶動區“三位一體的開放新格局。
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實施范圍為37.51平方公里,包括錢塘區塊10.10平方公里、蕭山區塊16.09平方公里和濱江區塊11.32平方公里;聯動創新區為浙江省政府批復的浙江自貿區杭州聯動創新區,實施范圍為118.08平方公里,潿蓋主城片區、錢塘片區、臨空片區、余杭片區四個片區;輻射帶動區為自貿區功能拓展、項目落地、產業輻射的區域,范圍包括杭州全市域。
總體而言,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的規劃方案完全符合杭州的數字經濟特征,同時抓住了自貿區“六個自由“的本質特征。全方位、系統化推進,一定會推動杭州的開放,形成新的開放高度、深度和廣度,為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探索作出重大貢獻。(作者:復旦大學特聘教授 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
中機院致力于各類自由貿易區(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口岸經濟區、臨空經濟區、陸港經濟“一帶一路”發展項目的研究、規劃及招商運營。先后為滿洲里、天竺、楊凌綜合保稅區進行規劃;于北京新機場、武漢、張掖等地規劃臨空產業經濟建設;于成都、菏澤、安寧等地規劃陸港經濟產業建設;為泰州、孝感、貴陽、霍爾果斯等地進行經濟開發區規劃。均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成為當地產業(園區)經濟建設的行動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