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項目投資具體細分領域
基礎設施建設。通用航空運行保障基地,建設無人駕駛航空器公共測試場、eVTOL及大中型無人駕駛航空器樞紐起降場等。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建設低空飛行通信、導航、監視、氣象監測等信息基礎設施,低空飛行數字化管理服務系統等。低空經濟產業園區。建設低空總部經濟園區、裝備制造、低空經濟產業示范/應用基低空經濟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設低空經濟領域創新型研究機構,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民航重點實驗室等。
人才培養培訓。建設航空職業院校、CAAC執照培訓基地、無人機培訓基地、低空經濟產學研教育基地等。
低空應用場景?!暗涂?應急救援”:城市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包括常規救災、水上搜救、消防救援、醫療救援、防汛抗旱和通信保障等,涉及火災/水災與警情研判智能一體化平臺建設、災害防控技術設備更新、地面測控裝備、航空應急救援無人機起降平臺布點等內容?!暗涂?文旅”:依托重點景區建設航空飛行營地、低空跳傘基地、空中游覽(熱氣球等)、低空表演等內容?!暗涂?物流”: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航空+低空”物流體系建設等?!暗涂?農業”:開展植保無人機規范應用試點、高質量作業示范;低空飛行器在作物監測、農藥噴灑、精準種植等領域的規?;瘧玫?。
低空經濟項目的資金支持渠道中央預算內投資。2024年中央預算內資金重點支持領域和方向中明確提出支持新引擎新賽道,支持航空航天批量化低成本生產制造項目,支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和信息化提升項目等。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安排方式包括直接投資、資本金注入、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低空經濟項目中的基礎設施建設部分,如通用機場、直升機起降點、低空經濟產業園、低空物流中心等符合專項債的適用范圍。通過發行專項債券來籌集資金,利用項目建成后的運營收益(如機場的起降服務費、場地租賃等)償還債券本息。
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基金。地方層面可以設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基金,發揮產業基金的杠桿作用,從而撬動更多資金、資源和力量參與發展地方低空經濟產業,引導社會資本和專業機構投資低空產業項目。
銀行貸款項目。企業可以憑借自身的信用狀況、資產抵押物(如土地、設備等)向銀行申請貸款。對于低空經濟項目,如建設大型的低空飛行器制造廠房,銀行可以根據廠房的評估價值給予相應的貸款額度。
地方投融資平臺自籌資金。在項目財務可行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可以作為市場化項目投融資主體,以自有資金作為項目資本金。
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地方政府或金融機構可以聯合設立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這些基金主要投向低空經濟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如支持有潛力的低空飛行器初創企業,或者支持低空飛行運營企業的業務拓展,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的整體發展。PPP特許經營模式。在低空經濟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過程中,政府和社會資本按照國家PPP及特許經營項目相關政策開展合作,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可作為政府出資方代表。目前,通過出讓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發展低空經濟仍在探索階段。
其他政府資金支持。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產業,國家及地方政府通常會給予較大的政策扶持與資金支持。政府的資金支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一是專項補貼,為低空經濟項目提供建設和運營期的資金補貼,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研發、創新創業等。二是財政獎勵,針對低空經濟項目投資和發展,提供一定的獎勵資金,鼓勵企業入駐并推動產業集聚效應。三是稅收優惠,通過減免稅收、返還增值稅等方式為企業減輕負擔,提供財務上的支持。

低空經濟面臨的挑戰
作為處于前沿風口的產業,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盡管前景廣闊,但仍有諸多瓶頸制約,既有行業本身技術要進一步走向成熟、成本進一步降低的要求,也面臨著適航審定、空域管理、航線規劃等方面的問題。
空域管理放開成為行業發展關鍵。過去我國有比較嚴格的空域管理制度,自由飛行相對較難。2023年12月21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該文件旨在充分利用國家空域資源,規范空域劃設和管理使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及其補充規定制定。自此,我國空域從只有管制空域發展為既有管制空域、也有非管制空域。隨著后續空域管理條例細則的進一步明確,我國空域將更加開放。
航線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需要進一步匹配。在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方面,地面基礎設施、通信設施、新型空管,以及飛行服務都需要納入考慮范圍,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從長遠考慮,配備更高效和完善的充電設備及智能管理設備。
成熟的商業模式尚未形成。低空經濟尚未實現大規模市場應用,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是當前面臨的重要挑戰。
安全運行管理辦法暫時空缺。在eVTOL飛行器領域,缺乏統一的安全運行管理辦法是另一個突出痛點。缺少明確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可能導致飛行器運行中的安全隱患,增加了事故發生的風險。缺乏安全運行管理辦法也使得監管部門難以對eVTOL飛行器的運行實施有效監管,從而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發展低空經濟的建議
政策協同形成合力。發展低空經濟既不能單兵突進,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政策協調、規劃整合、綜合配套與之相適應。
注意政策協同與規劃整合。政府部門應協調制定支持低空經濟的政策,并將其整合到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中。例如,優化法規、提供稅收優惠和資金支持、建立特定的低空經濟發展區域。同時,重視空域管理和飛行規則的制定,確保低空交通的安全和高效。
建設并優化基礎設施。加強與傳統交通網絡的互聯互通,建設必要的起降點、充電站和維修設施,形成支持低空經濟的基礎設施網絡。在城市規劃中預留空間用于低空交通設施,以適應未來交通擴展的需要。
鼓勵技術創新,加快人才培養。低空經濟技術含量高,人才需求量大,要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力度,特別是在無人機技術、電動垂直起降技術等重點領域,既要打造技術優勢,也要形成人才隊伍優勢,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培養具備相關技術和管理能力的專業人才。推進產業鏈優化與合作。
鼓勵本地企業參與低空經濟相關產業鏈建設,如飛行器制造、運營服務、技術支持等。促進不同行業之間的合作,如物流、農業、旅游、公共服務等。
優化社會環境。合理規劃飛行路線和空域,減少噪聲污染給居民生活帶來的影響。同時,要加強與社區的溝通合作,提高公眾對低空經濟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加強國際標準合作。與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及地區合作,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和實踐,參與國際標準和規范制定,提升區域低空經濟國際競爭力。(作者:關士博)